退役安置这事儿,谁都绕不开,尤其是那些十二年军旅一路熬出来的老兵,站在选岗的路口,谁不说复杂,自己也有点拿不准,到底怎么选才不后悔,把这么多年流的汗和付出的努力变成新生活的起步。说好听点,这其实就像过桥,身上背的包袱,既是资源,也是压力。
说选岗简单一点,其实就三件事。先看自己到底想过啥样的日子。老话说选岗就像买鞋,合脚不合脚,没人比自己清楚。
战友以前转业那时候,家里老人身体不算太好,孩子上学刚好关键时候。单位给了机关岗位,不少人羡慕,说以后路宽。但人最后没选,反倒选了个学校,离家二十分钟,方便照顾。看着朋友圈晒娃,真觉得挺好,你说工作光图那个“好”,把家里人撂下,这日子再体面,晚上回家还是觉得空。每个人自己心里的秤最重要,外人只看岗位热不热门,没人替你买单。
不少选岗的人,其实都不知道那一串岗位名到底是干啥的。纸上看着都差不多,真要落实到一天八小时、三餐一觉,有时候差一百八十里。别嫌烦,真得自己下点苦功夫。听说有个人选岗前连着三天蹲点,礼拜一上午下班两点上班四点都堵门口等,看见里头谁先出来谁出来晚,中午讲白了连外卖都跟着数,碰上人还搭话聊天,工作忙不忙气氛怎样,能不能学点新东西。等别人还在问,这工作累不累,他连食堂饭好不好都摸得门清。
选岗不是拼手速,也不是远处看花挑颜色。岗到底管啥,是不是窗口服务整天和群众打交道,还是顶着电脑写材料,下雨也走不了。编制有的是工勤,有的是专技,有的还得带小队伍,门道太多。发展空间,看着写得明明白白,晋升怎么评,培训怎么安排,这些一清二楚比啥都强。别光听恐吓,选错只能怪自己,不如多问两句。说不定哪件看着不顺眼的事日后成了新起点。
聊到这,其实十二年军旅不白混。外头人经常不懂,军人这几年磨炼,时间观念、扛压力、本事学多少,出征那会儿谁讲规矩还不是自己没吃啥亏。过去带的班,管着别人的时候说话也得讲分寸,下基层摸爬滚打,锻炼了人,看起来不起眼,转回头进岗位,对同事对群众,全是加分项。
常听人问,这安置选上去,万一不如意咋办。其实真的没那么“人生定终局”。身边有人以前在基层干,起初说职位不起眼,但几年下来,业务摸熟了,服务好群众,平时参加培训,被上头点名评优,现在说出去谁都服。技术岗位也有厉害的,转业前搞过通信,选上岗位就把那点特长拎出来,业务一条条啃,三年后成骨干,连单位专门送去深造。还有爱折腾的,白天班里干活,晚上班后报班学习,现在直接考出去,重新换了条跑道。没人说哪条路一定对,但肯走动、有想法,总能把目标再往前推半步。
说起来,选岗这个门槛,其实和刚入营那会儿像极了。那时啥也不懂,带着行李进了军营,后来熬过来了,谁还不是一身本事、独当一面。选安置岗位,本质上也是找下半程的起点,只是从人人一样的迷彩服,变成了五花八门的工作服。不是终点,而是一段新赛道的号角。有人说得直白,与其一边想一边拖,不如选你喜欢的,然后认认真真干好。
十二年走出来的兵,不是哪个岗位能局限。都这么多年习惯了打硬仗,这回面对选择,也没啥可怕的。别被周围声音干扰,海南的松、东北的雪、南方草原上的雨,哪里不能落脚。每个人一次选岗,只是生活路上的一站,无论选啥,自己有数,脚踏实地。
安置只是开局,干得怎么样,全看自己。再想一遍,那些熬夜打仗的夜、擦汗拾兵的日,一身功夫,两手准备。不怕吃苦,多条路走,最后不会被一条路难住。
有关退役士兵选岗的讨论,每年都火,网络上全是热议,有人晒新工牌,有人在交流经验。“不要急,选对路”一直被顶到热评。其实谁都知道,岗位再好,最终面对生活的还是自己。十二年不是结束,是翻篇,换身衣服,继续向前。选岗这事,没有对错,走下去,每一步都算数。
这才是军人带出来的气质,不被路口迷住,心里有目标的人,总有自己的方向。
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,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,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。小编写文不易,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,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,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。
大象配资-网上炒股配资平台-股票配资宝-哪个股票平台最正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